查看原文
其他

封面新闻记者郝莹:找到灯与点亮灯|记者手记

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-04-09


8月,华北暴雨洪灾。封面新闻记者郝莹前往河北涞水,和同事共同完成了关于这座村庄的洪灾报道:。

坍塌的房屋、河滩里过脚的淤泥、散落的家具、无名的坟堆……他们记录下了汤家庄村受灾的情况,走过滩涂和废墟,接触了逝者家属,了解他们的故事。在报道中,每一位逝者从“死亡人数”变成了具体的名字和故事。


从业两年,在亢奋和倦怠之间不断平衡心态的她,在这次工作中,又获得了一些作为“记者”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
郝莹在河北涞水采访

2020年,是郝莹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年。在走出象牙塔之前,她选择到澎湃新闻七环视频栏目实习。

“我今天怎么到处在骗人?”

郝莹时常有着这样的困惑。第一次做社会新闻记者的她,在新闻实操方面还不熟练。那段时间,她对着电子屏幕在各大平台和网页上搜集信息,或是扮成受害者的家属,向相关人员打电话,寻求更多的信息增量。

实习期间,郝莹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,接触了一篇让她难以忘怀的报道。

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。16岁的少年在生日聚餐后被发现死于湖中,而死者父亲提供的视频显示,在聚餐当晚,少年曾在湖边遭遇同伴殴打。主要涉事的15岁同伴尚未被追责,另一名同伴则涉嫌过失致人死亡,刑拘后被取保。

郝莹回忆起见到死者家属的情景——“他们家是那种农村的自建房,客厅非常大。”客厅里挂着一幅绘有牡丹、锦鲤的彩画,上面写着“家和万事兴”。“死者的母亲抱着孩子的遗照,哭得很伤心,肉眼可见的憔悴。”

在这起“少年死于湖中疑案”的系列调查报道中,郝莹负责采访家属和嫌疑人。取材结束后,他们一共发布了7条系列报道视频,报道下面,关于案件的讨论盖了数百楼。“可最终家长依旧没有看到孩子的尸检报告,案件也没掀起水花。少年的父亲还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。”

“我很清楚,我们的报道没什么作用。”郝莹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和惭愧。这对初入行的她而言,是个不小的打击。

担任实习记者的那段时光,关于新闻实操的疑惑、关于新闻报道带来的效果,都在不断打破她心里记者的职业光环。《看见》《永不抵达的列车》《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》,那个属于调查记者的黄金时代,每一篇报道和背后的故事都给郝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读过之后,你肯定会给记者这个职业赋予意义,觉得它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职业。”

毕业前夕,面临职业选择,她还是想成为记者。“如果幻想破灭了,那就破灭以后再去找其他工作。反正我不尝试的话,一定会后悔的。”即使不能满足期待,她也想要去试试。

毕业后,郝莹进入了封面新闻,成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。在近几年的工作中,她慢慢发现,遗憾和没有回音,才是工作的常态,记者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。她不断地告诫自己,不要给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,“其实你不能帮助任何人,这样想可能才不会对自己那么失望。”

“乡村教师汪康夫强奸罪申诉案件”是郝莹跟进了很久的选题。在澎湃实习时,郝莹曾经采访过汪康夫一次。第二次采访时,郝莹已经正式参加了工作。当时最高法平反了多起冤假错案,加之汪康夫案证据较为齐全,许多律师、记者都对翻案寄予期望。

2021年9月末,郝莹和同事前往江西吉安汪康夫家中采访。在空荡的房子里,只有书房是满的,堆叠着半人高的资料,那是汪康夫每年手写的申诉书、申诉材料,以及他搜集的法律书籍、案件相关条文。

结束采访时,天色早已昏暗。汪康夫的妻子周三英邀请她们留宿,“我给你们换了新的床单,没有人睡过,都是干净的,你们可以直接留下来住一晚,明天再走。”

因为工作原因,郝莹和同事必须即刻启程。汪康夫坚持把她们送到村口等车。夜晚有许多乘凉的村民,在等车的时间里,郝莹感受到村民投来打量的目光。“我们两个外来的女孩和汪爷爷站在那里,就会有人好奇。我不太能够分辨那些目光的含义,但这么多年,汪爷爷一直在承受这些目光。”

“汪爷爷自己说过,在农村,你坐过牢,还是强奸犯,乡里乡亲都会戳你脊梁骨,因为强奸是最脏的罪名。”郝莹记得,汪康夫每次采访都会重复一句话:“想要清清白白地离开人间。”她暗下决心:“等案子平反后,我一定要再来一次,把它从头到尾,再报道一遍。”

可是他没等到那一天,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。2022年10月28日,汪康夫的女儿在父亲的微博账号更新,确认汪康夫于10月24日去世,之后她还在不断更新汪康夫案向最高检申请召开听证会的进展。

汪康夫去世后由其女发布的微博

回想自己写过的稿件,郝莹甚至不确定自己的报道究竟为采访对象和读者带来了什么。有时不光无法解决问题,还会给他们带来麻烦。偶尔能得到回应的,是一些民生琐事、刑事案件——“日常的社会新闻里,做这类很小的稿件,会觉得是有反馈的。”

在向社会新闻领域深耕多年的前辈吐露自己的困惑时,郝莹得到了真诚的回复:“说实话现在记者确实能做的太有限,过去可以监督(市)政府、监督官员,现在监督不了,那就去监督一个乡政府、去监督一个医院,还能做什么就做什么。”

做了一段时间社会新闻,郝莹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受访者,绝望的、悲伤的、愤怒的……她发现,记者是需要付出许多情绪劳动的职业。

郝莹曾经收到过一位采访对象要自杀的消息,她给郝莹微信留了言,但当郝莹看到消息再尝试联系时,对方已经意识模糊,消息毫无逻辑地弹出。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郝莹乱了手脚,“我当时很崩溃,边哭边打电话报警。”但由于跨城市报警,又无法定位事发地点,警察只能让郝莹留下一份案件笔录。

“幸好,她被抢救回来了,我很心疼她,自己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平复。”

除了精神上的压力,郝莹还在工作中遭受过威胁。

为了解一起车祸的情况,郝莹和同事前往一个村庄采访。采访结束后,他们的车被三辆陌生车辆围住了。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遇到采访被阻挠的情况,同事比较有经验,立刻在车上开始拷贝采访材料。

车上下来了三个男人,叫嚷着:“你们是来干嘛的?”郝莹和同事下车后,几个男人就开始推搡,还有人打掉了郝莹想要录像的手机。

“你们进来,有核酸证明吗?”

听到这句话,郝莹一下慌了起来,她知道,这是他们“找由头”呢:“万一‘扣’个一天或者半天,这件事也没办法报道了。”

郝莹和同事上了车,想办法离开,他们不停挪腾倒车,从空隙里逼着其他人往后退。退出包围后,仍然有一辆车跟在后面,“有一段路跟得特别近,我就拿起手机拍车上的人和车牌,他可能不想被拍到,就没有继续跟了。”出于担心,他们没有回酒店,一路开到市区,才开始写稿子。

真正进入记者这个行业之后,郝莹发现,国内媒体面临着严重的断代情况。

出于收入等各方面原因,许多有经验的记者都转行了,年轻记者很少有机会得到前辈记者、编辑针对某个选题或稿件的一对一指导。随着媒体营收压力的增大,记者出差去现场的机会也很少,缺少在实践中成长的机会。“流动性挺大的,经常隔段时间联系一个同行,就已经跳槽或者转行了。”

各种外部压力、越来越难找到的采访对象——“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做题”。郝莹陷入了瓶颈期,一方面选题愈发难做,另一方面,她感受不到自己有进步,常常感到迷茫。

郝莹开始尝试“自救”,今年,她加入了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,平时,她通过看深度训练营的记者手记,学习前辈的做题经验。平日有机会,她也会专赴线下与记者前辈交流。

郝莹偶尔反问自己:“那社会新闻还重要吗?”她依旧认为,社会新闻能做到记录,本身就是意义。

与有阅读门槛的深度报道、行业报道相比,社会新闻的读者要更多。而社会新闻记者,是第一个把事件带给大众的传播者。呈现客观事实,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。

她举例,女性受害人的报道里面,一些媒体总是会用“被”字句。“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,读者会把受害人当成事件的主体,在受害人身上找原因。某种意义上,是对所有女性的恐吓。”因此,郝莹在报道关于女性受害人的报道中,都会有意识地尽量使用主动句,而不是被动句。“你对当事人身份的定义,对事件的定义,其实都在左右大众对这个事情的认知。”

除了社会责任感,社会新闻记者还需要很强的突破能力、抗压能力,以及在各个行业积累的人脉和信源。在突发事件中,社会新闻记者如何能够尽快接触到事件核心当事人,让当事人提供更多的信息,这就是突破能力。抗压能力,就是在面对复杂或是情感事件时,记者如何去应对和处理。除了心理上的,还有生理上的抗压:弹性的工作时间,连轴转的工作日程……

在工作中不断消磨的自信心和意义感,让郝莹有过“跑路”的想法。“有一段时间,特别倦怠。我经常在别人的稿子里,找到对这个职业的信心,但我觉得自己做的稿子没有给我这样的信心。”

在和记者前辈交流时,他们鼓励郝莹,不用太着急,他们做出职业生涯中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的稿件时,也不是在入行初期。

8月的洪灾报道重新给郝莹带来了希望和信心。在前往涞水灾区的路上,离线的导航把他们带入了受损的隧道中,行至深处,隧道天花板突然砸下几道瀑布似的水流,他们怀疑隧道有坍塌的危险。“当时就赶紧掉头跑,不敢往前开了。”

最后,在村民的帮助下,郝莹和同事找到了步行前往灾区的道路。“有一段路,我们要拉着悬崖上的绳,贴着峭壁,踩着一段独木桥通过。”

顶住重重压力,稿件和视频顺利发布了。对她而言,进入洪灾中偏远闭塞的村庄,向人们传递了受灾地的真实情况,记录下灾难中伤亡者的遭遇,是有意义有公共价值的事。

发完这篇稿子,郝莹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:“可能我之前是有些倦怠的状态,现在又会觉得记者是一份很值得的工作。”

郝莹在随州洪灾现场

参加工作之初,郝莹接受过大学校媒的采访,讲述了自己2021年前往随州洪灾现场的经历。后来,采访她的学生记者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:“我现在仍记得采访完之后的激动。对于当时那个对新闻怀揣希冀却又前途未知的我来说,郝莹师姐的经历,无疑是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渴望的一条路。”

郝莹也在不断续上这盏灯的电量。她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,但她希望:“在还做记者的时候就努力发稿,好好写稿。”

*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记者

-END-
作者 | 康琦悦 马子雯编辑 | 朱新颜值班编辑 | 刘瑞琦运营统筹 | 梁   栋 温泓烨运营总监 | 胡世鑫

 推荐阅读 

[1]深度重温④ | 赵翔带你在新闻突发现场“过关斩将”

[2]《财经十一人》刘丁:用调查和数据穿透信息迷雾 | 记者手记

[3]半熟财经李莹:“半熟”青年,“全熟”发展 | 记者手记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